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
 

  “1978年前,只要镇机关、校园用电,村庄都在望‘电’兴叹。直到1986年,灵璧县施行乡乡通电工程,才完毕了村庄无电的前史。”近来,灵璧县朝阳镇张庄村老电工张持旺向记者介绍。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灵璧县供电公司勇于革新,敢于创新,特别是在1998年,探究出村庄电网改造、农电体制改革和乡镇和村庄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两改一同价”开展形式,同年,这一形式在全国推行应用。现现在,灵璧县已具有两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24座35千伏变电站,33条35千伏线千伏线路,完善的电网构架可保证当地33.4万用户的电力供应,老百姓用电也从“用上电”“用好电”开展到“慧用电”。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简直是咱们那个时代人们的一种奢想。”出生于20世纪50时代的灵璧朝阳镇杨桥村的杨春明老大爷慨叹地说。20世纪50时代,乡民们用煤油灯照明,每逢夜幕降临的时分,村子里家家户户就点亮了煤油灯,灯芯跟着风儿的吹动,一明一暗,一暗一明,犹如夜空中的萤火虫闪耀,孩子们在油灯下读书学习到深夜,早晨起床,鼻孔漆黑。

  直到70时代,电力施行工程人员将一根根电杆竖在村庄里、郊野间,拉起了电线,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乡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我还认为这辈子都见不着电灯了呢!用上电,线时代时,村庄告别了煤油灯、马灯、台灯、汽灯。可是那个时代电压不稳,电价太高,老百姓都舍不得用电,一盏小灯泡一家人围着转。而现在现已用上了LED灯,又明又亮又省钱。”

  针对村庄用电的实在的状况,国网灵璧县供电公司首先进行农网整改,提出“企业拿一点,农人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三个一点”标语,在全县摆开农网改造的前奏。改造后,由供电站实施“四到户”办理,即抄表到户、收费到户、出售到户、服务到户,公示每户每月用电状况,到户电价每度电下降到0.84元以下。随同成效的逐渐凸显,灵璧供电公司发明的“借款整改、差价还贷、期限降价”的成功经验,很快在全国推行。

  “可不是嘛,在满足电力的支撑下,我返乡创业搞肉牛饲养,2010年建立了灵璧县晟鑫养牛专业合作社,从此带领乡邻走上了致富路。”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乡民张言美快乐地说。“曾经,小型铡草机铡一天草,才够三四十头牛吃三四天时刻,还谈啥带动乡民开展?”张言美说,“现在动力电带动大型铡草机,一小时铡的草满足上百头牛吃一个月,并且大铡草机铡的草是碎渣渣,牛万能吃完。”饲料问题解决了,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不少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现在,张言美的肉牛饲养规划达到了年出栏量700多头,存栏量也在400余头,年产值在9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