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
 

  这是一台执役40年、发明了农机保养奇观的迁延机;这是一台见证我国农业改革、农业机械敞开引入的排头兵;这是一台给许多国家领导人、文化名人做过扮演的勋绩机车。

  这台我国农业部1978年3月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引入的第一批现代化迁延机,现在在黑龙江垦区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第二作业站(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的耕具场,农忙时作业,闲时就在耕具场里停放。传闻有记者来采访,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张海从迁延机上跳下来,如数家珍般叙述起这台勋绩机车的故事。

  本年50岁的张海是北大荒改革敞开后的第二代农机手,1996年他从父辈的手中接过方向盘时,这台机车现已到了退役年限了,但他依然精心保养。有的部件坏了,他就买一台作废的同型机车,拆件替换,自己还花10多万元安装了卫星定位导航体系,让这台老车完成了智能驾驭作业。他说:“尽管车超期执役,但在精心保养下,依然能完成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夜间作业,除在地头转弯外,连大灯都可以不开,完全是智能操作。我在驾驭室里看看手机、听听音乐。两个驾驭员轮班作业,尽管翻地等大活儿干不了,但中耕不比现在新出的大马力迁延机差……”

  这台绿色的机车在黑土地上经过40年的的劳动,仍是本来的姿态。张海说:“车的空调坏了,没换新的,但驾驭室的密封度还非常好,座椅的皮子磨坏了,我从头做了椅套,坐在上面还非常舒适,时间长也不感觉累。前面的机壳从头喷过漆,但机壳上的车标和中心黄黑相间品牌名标识的长条部分仍是原厂的车漆,尽管有点退色,但依然清清楚楚……”

  这台古玩级的机车,更是我国农机保养的模范,后桥的液压体系见不到一点油污,备用传动杆规整地插在备用孔中。从日常保护到作业,都严厉依照科学的程序进行,五净、四不漏、一无缺等等,出车前更是严厉查看一遍,除动力跟不上大型机车,一般的惯例作业仍是没问题。

  这台超期执役40年的“老爷车”被约翰迪尔(我国有限公司)传闻后,屡次带领客户来这儿观赏,已成了他们品牌的活广告。

  2016年10月,约翰迪尔特意将这台老爷车“请”到了珠海,参与全国农业农机博览会,为约翰迪尔品牌农机做宣扬。

  当约翰迪尔公司将车交回张海手中时,跟他洽谈,能否用约翰迪尔价值40万元的型号为1650的新车与这台4040置换,张海答复了两个字:“不换”。

  当问他为啥不换成新车时,他说:“一个是这台车开了多年了,平常精心保养,跟自己的手足相同,诚心是舍不得啊!再有便是,这台车有非同小可的前史意义,它是我国现代农业机械改革敞开的起点,更有过接近国家领导人、文化名人的阅历。它不单单是一台农机了,我觉得它应该是农业机械的勋绩车,更是鼓励年轻一代北大荒人斗争前行的一个前史见证,一本活的教科书。”

  张海说:“这台车给,还有许多国家领导人做过作业扮演。驾驭室的座位上还坐过丁玲配偶等文化名人。”

  1983年8月7日,天空晴朗,正是麦收的最佳时机。上午7时50分,我国改革敞开的总设计师在时任省委书记李力安、地委书记孟传生、省国营农场总局党委书记赵清景的陪同下,来到这个作业站观察。

  我国第一代收割机手刘瑛也在收割现场,而且同同志进行了亲热的攀谈,她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他白叟家身体很健康,红彤彤的脸膛看上去不像80岁高龄的白叟。在小麦收割现场的地头下车后,同志认线联合收割机的拾禾,又看了约翰迪尔4440迁延机牵引着双向犁的耕翻、元盘耙和深松铲松土,以及东方红—75牵引咱们场修配厂出产的气吹式精量点播机等作业扮演。

  这时最早引入的约翰迪尔4040迁延机拉着集草车从北面开过来,集草车大口大口地吸着地上散落的麦秆,经过液压把麦秆压得严严实实,接合离合器把后边的大捆四四方方、整整齐齐的麦秸堆积在地上。茎秆运输车开过来又一铲将草堆移走。小平同志看到这个当地快乐地笑了……”

  对,便是这台车,张海其时只要13岁,作业站小学在暑假里安排小学生们在收割完的麦地里捡麦穗,他就在这台车的周围不远处,亲眼目睹了与驾驭员攀谈。

  1981年7月下旬,作家丁玲、陈明配偶回访北大荒,特意到友谊分公司第二作业站,并登上这台机车摄影纪念,在这个作业站陈列室的墙上至今还挂着其时的相片。

  2016年10月28日,这台在我国执役了38年“老爷车”还参与了由我国农业机械流转协会、我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6我国国际农机展,遭到13万人次观众的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