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决定,自2014年起,每年的10月17日为国家“扶贫日”。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今天是我国的第7个“扶贫日”。

  山西省偏关县水泉乡水泉村张大勇驻村期间,扎实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协助水泉村两委,健全两委班子,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全方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还利用多媒体平台,建立村党支部学习交流群,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同时,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制定村规民约,筹建爱心超市,评选文明家庭、孝善家庭,在经常入户走访的同时,还为村里群众购买了35台小型手推播种机,帮助村民安装调试,保证了春播的进度。被偏关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水泉乡党委评为“2018年度优秀”。

  水泉村是水泉镇政府所在地,与内蒙古清水河县相邻,辖三个自然村,548户,1053人,党员36名。全村耕地5180亩、林地19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267人。2018年7月,中国建研院选派后勤部张大勇到偏关县开展定点扶贫相关工作,8月,受县委组织部任命,张大勇赴偏关县水泉乡水泉村任驻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扶贫帮困工作。张大勇在水泉村,经常入户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村里的贫困状况;长期和村民一起劳动,对北方山区生活轻车熟路……

  张大勇到任后,第一时间进村走访,逐户了解基本情况。他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地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外出务工,而主要农作物为谷子、豆类、玉米和马铃薯。且普通劳动力人群偏多,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人群也不少。掌握这一些状况以后,他暗下决心,要帮助水泉村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村民们全部过上有“幸福感”的生活。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张大勇刚到水泉村很不习惯,住在窑洞里,冬天时需要盖很厚的被子,夏天雨季时被褥特别潮湿,而且水泉村常年有风,气候很是“难缠”。在村里的时光,他自己时常带着“体温计”在山间田里“找事做”。

  2019年4月是村里播种季节,根据过去走访过程中的经验,张大勇知道由于村民年龄偏大、村内耕地地块狭长、坡地较多等原因,耕种很不方便,他便和村委同志商议,在寻求中国建研院支持的前提下,为水泉村村民购买了35台小型人工点播机。但是,点播机要安设、调试好,才能布下合适的“株距”,实现种植效益的最大化,村内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所以安装、调试就成了难题。为了村民不误播种时令,他放弃了休假及与家人团聚时间,每天走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安装、调试,帮助年老或没有劳力的村民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能为大家干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心里踏实”,他真诚说道。

  现在,他已经经过了村里长期的气候“磨炼”,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窑洞和凉风,适应了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家里人说他,是拿下了自己身上的“体温计”,又带上了水泉村的“体温计”。

  张大勇刚到水泉村时,由于地域差异,当地方言很难听懂。老乡们对这个说着普通话、从大城市来的基层干部亲热不起来,他很难走进大家伙的心里。为了改变村民们对他的看法,他坚持入户走访,借着交流的机会与村民唠家常,努力学习这里的方言,逐渐跟老乡们就熟络了,现在村民都亲切地叫他“老张”,娃娃们见了他都叫“书记大爷”。

  期间有这样一个故事。村里有位名叫吴二的九旬老人,无儿无女,独自居住,是位五保户。老人行动不便,家中环境较差,村民们也很少与他来往。张大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当起了热心的“志愿者”,他经常去看望老人,送去米、面、油、鸡蛋、方便面、面包等,为老人打扫院子、提水、烧炉火。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志和村民也逐渐加入进来,有的主动帮助洗衣做饭,有的从家里拿来自己种的蔬菜,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逢人就激动地说,“的干部就是我的亲人呀!”

  这是扶贫过程中的点滴小事,但要想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正需要这样的小事汇成“江河大海”,逐步让贫困群众脱离贫穷落后的状况。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驻村的首要职责。

  张大勇到任以来,迅速完成从企业员工到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并在乡党委指导下,协同村两委全方面开展工作。

  刚到水泉村的时候,村支部的基础设施还较为老旧,为了改善办公环境,他向中国建研院申请了35万元资金,维修原有的6间旧窑,新建4间会议室、活动室,购置桌、椅等办公设备。如今的水泉支部已经焕然一新,为村两委召开会议提供了场所,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他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的方法,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引导村里的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关制度的落实,党员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促使村里党员参与活动的意识提高了,党建工作的质量水平也有所提升,大家开始乐于配合参加村里的一些事项决策和公益事业建设,保障了水泉村党支部相关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经过两年的努力,水泉村支部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张大勇也连续两年被水泉乡党委评为“2018、2019年度优秀”。

  水泉村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渊源丰厚,张大勇积极做出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突出古关古韵、挖掘特色资源”的号召,充分的发挥中国建研院的专业方面技术优势,配合建设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这将成为偏关边塞军事历史风情游的一部分,其由红门口遗址、水泉营古堡、战备地道三部分组成。

  打造水泉红色旅游,是未来水泉村扶贫开发的一条康庄大道,于是,张大勇和村两委积极地推进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开发,通过多方位宣传、精心打造旅游名片,开展诚信服务,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旅游市场开始日渐升温。

  在旅游项目实施过程中,他联系到中国建研院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测,检查施工进度、把握实施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能够如期竣工。在工程建设完成后,为周边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促进红色旅游升级,希望可以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为水泉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振兴水泉的文化产业。

  现在,沿路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趋完善的公共设施、干净整洁的道路、平整美化的墙体以及宣传标语都能让大家感受到水泉村脱贫致富信心、决心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张大勇表示,下一步村里将充分的利用好旅游产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做好乡村旅游的文章,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渠道,进一步提升村产业融合水平,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